又到一個星期四,六個少年們不顧阻攔,披星戴月地趕到長沙,為了給他們參加《歌手》的隊長加油。
雖然在酒店放下行李的同時,各種美食外賣也到達酒店。當然,他們也在忌口期,重油重鹽都被沒點,還單獨給正在彩排的馬嘉祺留了一份。
知道明天還有場硬仗,馬嘉祺回來后他們也沒多鬧,盯著對方填飽肚子就各回各屋。
第二天晚上七點四十分,六位少年整整齊齊地坐在手機前,等待節(jié)目播出。
喔對了,還有一個遠在劇組,需要視頻連線的劉耀文。
電視里放著《歌手》的演唱直播,但少年們的注意力全都在手機上的馬嘉祺后臺直播。
單采間里,機器安靜地運行著,導演遞來一個平板,上面顯示著上期節(jié)目播出后網絡上的輿論。
【好聽在哪里?說來聽聽?】
【阿云嘎唱得不比這好聽?】
【這是劇本吧,唱成這樣還能揭榜成功,黑幕!】
“看到這些言論,會難受嗎?”導演問。
馬嘉祺垂眸掃了一眼,嘴角依舊帶著溫和的笑:“不會,不會,不會!”
這些言論不止在《歌手》這里有,在別的地方也不少,不管內心真正如何,明面上表現(xiàn)出來的肯定是這些尖銳的言論從未刺進心里。
酒店房間里,七個少年沉默地看著屏幕,馬嘉祺明明是在意的,他對自己的苛刻遠超外界任何批評——舞蹈動作不夠完美,他會練到凌晨;唱段有一點點瑕疵,他會反復地錄。從哪里跌倒,馬嘉祺就會在哪里付出更多的努力。
但是外界的聲音從未停止過,不管是什么,第一反應永遠是唱衰和批評,甚至有的人連節(jié)目都沒看完,只截取了片段,輕微加工后配上意味不明的評論,妄圖否定他人的努力。
就像今晚,馬嘉祺才剛唱完,熱搜上說他唱得難聽的詞條就已經爆了。
“他們一點都不懂…”
“馬哥,明明唱的很好…”
張真源揉了揉肩膀上的腦袋,沒有說話;洛時祁遠程安慰著劉耀文,生怕他一個想不通鬧著要跑來長沙;嚴浩翔“嘖”地一聲,將手機倒扣在沙發(fā)上;賀峻霖抿著嘴,手機飛快地滑動,將那些理性的、客觀的評價點贊收集起來;丁程鑫直接退出微博,白天拍畢業(yè)照和兄弟們突然出現(xiàn)的喜悅已經消散殆盡,如今只剩下心疼和無奈。
房間電子鎖“滴”地一聲響起,六個少年齊刷刷回頭。
馬嘉祺推門進來,盡管臉上帶著疲憊,卻在看到他們的時候第一時間揚起笑容。
“砰!”
彩帶從天而降,嚴浩翔不知道從哪里掏出來一個禮花桶,少年們擁著馬嘉祺進屋,桌上早早放好了一個點燃蠟燭的蛋糕,還是馬嘉祺最喜歡的味道。
“馬哥,你的轉音超棒!”
“馬哥,你看這個樂評人說的,特別中肯?!?/p>
“還有這個,分析得超專業(yè)。”
……
有一個人起頭,其他人就紛紛附和,一個接著一個,不停地給馬嘉祺灌輸。
“小馬哥,你會討厭我們嗎?會厭煩我們嗎?會想要離開我們嗎?”
“不會,不會,不會。”
“對,這么說才對。”
馬嘉祺低頭笑了笑,再抬頭的時候眼睛亮亮的,這一刻,那些熱搜、惡評突然間變得很遙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