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則輕聲細語,費了好大勁才把朱夫人安撫下來。想到前世宜修的偏執(zhí),其實也不能全怪她。母親身為朱家的主母,雖稱不上不賢不德,但也不是個能容得下別人的女人。當年宜修的生母進門時,她便給納了個美妾,硬是讓宜修的生母低了那妾室一頭。
作為主母,她并不會刻意虐待妾室,也不會克扣妾室的吃穿,但下人們向來善于見風使舵。既然主君并不寵愛,主母也不待見,宜修母女雖然衣食無憂,平平安安,但也僅此而已了。
更過分的是,后來宜修的生母去世,她竟然只肯出一口薄棺安葬,連喪事都草草了事。在外人看來,或許挑不出什么毛病,但站在宜修的立場上,父親的敬愛給了正妻,寵愛給了另一個美妾,唯有宜修的生母,什么都沒有。甚至在離世時,也不肯給她一場像樣的葬禮,這實在是太過悲哀了。
這樣的悲哀,怎么可能讓宜修毫無芥蒂地將自己視為親姐姐?那時,宜修也只是想告訴她們母女,她有了地位,有了寵愛,還將會成為皇后,再也不只是那個困在小院里的庶女,她并無太多惡意。
然而,偏偏就是那次炫耀,導(dǎo)致她的后位成空,寵愛不再,甚至連原本在腹中就被寄予厚望的孩子,也成了父親無視的庶子。她怎能不恨?如今撥亂反正,她也要規(guī)勸母親。
“小宜若是為自己的生母求誥命,母親你也不必阻攔,這本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千萬不要讓小宜心生嫌隙。如今朱家除了姑母,就數(shù)小宜最尊貴了。娘再怎么不高興,畢竟是一家人,將來若姑母和小宜請您進宮,穿著打扮也不必過于張揚,就當是為了我日子好過些,絕不能讓小宜添堵。”
雖然這一輩子自己是不必入宮了,也掐斷了母親把自己送入皇宮的心思,但她最清楚,如果聽信旁人的挑唆,在玄凌身邊安排別的美人,雖說不一定能搶走宜修的后位,但宜修定會不舒心。
六月十五,吉,宜嫁娶。慕容世松為了以示對太后的尊重,趕到了京城迎親。柔則穿上米珠釘繡的嫁衣,在陽光下遠遠瞧著,珠光閃閃卻又艷雅。鬢插玉釵,與從前慣愛的素面朝天不同,今時因著是新嫁娘,倒也薄施脂粉,蓋頭宛如纖云薄霧的紅霞層層疊疊垂落,將她的真容遮得嚴嚴實實,卻掩不住她風華絕代,出塵脫俗的氣度。
她一出現(xiàn),原本的喧囂和熱鬧都被打破。慕容世松只覺呼吸一窒,明明新娘不見容顏,可一舉一動都像是有驚心動魄的美態(tài)和神性般的魅力,叫人挪不開眼。不知怎的,看著新娘在侍女的攙扶下來到自己這里,這個少年武將竟也不由自主緊張起來,竟好似在夢境之中。扶著新娘,一同拜別了岳父岳母,朱國舅倒沒什么,朱夫人則抹著眼淚,又對女兒訓(xùn)誡了幾句,才讓慕容世松牽著她的手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