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茫然地環(huán)顧四周,渾濁的淚水順著皺紋縱橫的臉頰滑落,嘴里不住地念叨著:“這是哪兒啊...我要回家...”
吳所畏松開媽媽的手,小跑著上前蹲在老人面前:“老爺爺,您為什么哭呀?”
老人抬起淚眼,像個迷路的孩子般無助:“我...我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秦寧見狀連忙上前,細心地發(fā)現(xiàn)老人脖子上掛著一條細細的銀鏈,還墜著個小巧的金屬牌。
牌子上清晰地刻著一串電話號碼和“老年癡呆癥患者,如遇走失請撥打”的字樣。
電話撥通不到二十分鐘,一個西裝革履的中年男子就火急火燎地趕來了。
他看到老人安然無恙,激動得眼眶泛紅:“爸!您可嚇?biāo)牢伊?!?/p>
原來老人患有阿爾茨海默病,這次是趁保姆不注意溜出的家門。
得知是秦寧母子相助,男子千恩萬謝。
閑聊中聽聞秦寧想在市里開店謀生,他當(dāng)即拍板:“我一中附小對面正好有個鋪面空著,您要是不嫌棄,就租給您吧!”
就這樣,秦寧以遠低于市場價的租金簽下了這間黃金地段的鋪面。
雖然需要一次性付清一年的租金,但比起周邊的店鋪,已經(jīng)省下了一大筆開支。
接下來的日子忙碌而充實。
每天,秦寧都會系上圍裙,拿著抹布仔細擦拭店里的每一寸角落。
吳所畏也有樣學(xué)樣,舉著比他還要高的掃把,像只勤勞的小蜜蜂般在媽媽身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
雖然掃得不夠干凈,但那股認(rèn)真勁兒讓秦寧心里暖暖的。
去市場采買廚具時,小家伙更是興致勃勃。
他會踮起腳尖,學(xué)著媽媽的樣子用手指輕叩鐵鍋,煞有介事地評判:“這個聲音悶悶的,不好!”
遇到心儀的碗碟,還會小心翼翼地用袖子擦去上面的浮灰,舉到陽光下仔細端詳。
這時候秦寧就會蹲下身,耐心地教他辨認(rèn)材質(zhì):“你看,這個砂鍋的釉面要均勻,不能有氣泡...這把菜刀的刀背要厚實...”
吳所畏聽得入神,大眼睛一眨不眨,仿佛要把媽媽的每句話都刻進心里。
夜幕降臨,母子倆就著臨時搭建的小灶臺煮面吃。
暖黃的燈光下,吳所畏一邊吸溜著面條,一邊興奮地規(guī)劃著:“媽媽,等咱們店開張了,我要負責(zé)擦桌子!還要幫客人打包!”
秦寧笑著:“行啊,那以后你就是咱們店的小小服務(wù)員了?!?/p>
…
經(jīng)過一周的準(zhǔn)備,秦寧的“秦記飯館”終于在這天上午正式開張了。
嶄新的招牌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紅底金字的“秦記”二字格外醒目。
店門口整齊地擺放著房東送來的兩排花籃。
這位房東確實厚道,不僅租金優(yōu)惠,開業(yè)這天還特意派人送來了賀禮。
“噼里啪啦!”鞭炮聲響起。
吳所畏捂著耳朵,又驚又喜地躲在媽媽身后,小臉上寫滿了興奮。
可惜這條商業(yè)街上新店開張已是司空見慣。
加上正值酷暑,除了幾個路過的行人投來好奇的目光外,并沒有想象中的熱鬧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