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和那位女性朋友也正式確立了關系,明明很喜歡這位新"媽媽"。他們計劃在明年購買自己的房子,徹底扎根在新城市。
這天下午,我在一家咖啡館接受一家婦女雜志的專訪。采訪的主題是"從傷痛中重生"。
"林女士,您認為是什么幫助您從那段痛苦的經(jīng)歷中走出來的?"記者問道。
我思考了片刻:"我想是三個因素。首先是家人的支持,他們從未懷疑或指責我,只是無條件地站在我身邊。其次是朋友,特別是那些和我有相似經(jīng)歷的朋友,我們互相支持,互相理解。最后是行動——我選擇面對痛苦而非逃避,選擇從中學習而非怨恨。"
"您現(xiàn)在還會想起那段往事嗎?"
"偶爾會,但不再伴隨痛苦,"我微笑著回答,"就像看一部曾經(jīng)嚇到自己的電影,現(xiàn)在再看,只會覺得那些特效其實很粗糙。"
記者笑了:"這是個很好的比喻。那么,關于愛情,您現(xiàn)在的態(tài)度是?"
"謹慎但不恐懼,"我誠實地說,"我學會了在信任他人的同時保護自己。愛情很美好,但需要建立在真實和尊重的基礎上。"
采訪結束后,我走出咖啡館,天空飄起了細雨。我撐開傘,漫步在雨中的街道上,欣賞著雨滴打在樹葉上的聲音。
手機響起,是一條陌生號碼發(fā)來的短信:"林小姐,我是梁志強的獄友。他前天因病去世了,臨走前讓我轉告您,他為自己的所作所為深感歉疚,希望您能幸福。"
我站在雨中,盯著這條消息,一時不知該如何反應。盡管這個人曾經(jīng)給我?guī)砭薮蟮膫?,但聽聞他的離世,我還是感到一陣復雜的情緒涌上心頭。
不是悲傷,不是憤怒,而是一種對生命無常的感慨。
我沒有回復這條短信,只是將手機放回口袋,繼續(xù)前行。雨勢漸小,陽光從云層中透出,在濕漉漉的街道上投下斑駁的光影。
回到家,我坐在書桌前,打開電腦,開始寫一封郵件給謝雯和陳明,告訴他們這個消息。在寫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梁志強的離世并沒有給我?guī)硐胂笾械慕饷摶蛘吡私Y,因為我早已經(jīng)在心里放下了這段過去。
發(fā)郵件,我走到陽臺上,望著雨后的城市。彩虹橫跨天際,美麗而短暫,就像生命中的某些經(jīng)歷,無論好壞,都終將成為過去,留下的只有我們從中獲得的成長。
電話鈴響起,是父親:"小雅,來公司一趟,有個重要客戶想見你。"
"好的,馬上到。"
放下電話,我整理好衣著,重新步入忙碌的生活。往事如煙,而未來仍在繼續(xù)。無論經(jīng)歷了什么,生活總是會向前推進,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帶著過去的教訓,懷著希望的心情,迎接每一個嶄新的明天。
這或許就是成長的真諦——不是忘記過去,而是從過去中汲取力量,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每一個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