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jù)前兩章的內(nèi)容講解 相信大家大致也對奧特曼系列英雄歸來的官方草花互動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 畢竟一直在說草花和楊迅的事是顯然不夠的 因此我們本期來聊一聊奧特曼英雄歸來游戲測試期間的一些問題
盡管《奧特曼系列英雄歸來》在內(nèi)測階段便已因種種問題而飽受爭議,但這并不妨礙它在此期間攬獲眾多獎項。當然,這些獎項的含金量究竟幾何,恐怕只有天知地知。不過,《奧特曼系列英雄歸來》這款游戲自身的質量卻始終難以令人信服。例如,在2017年的第二季“云游杯”頒獎盛典上,這款游戲榮獲了“2017年度云游杯最佳休閑手游獎”。緊接著,在同年的優(yōu)秀游戲評選大賽中,它又摘得了“玩家最期待的網(wǎng)絡游戲2017金翎獎”。到了2018年,它更是在“中國創(chuàng)翼”第三屆賽事中拿下二等獎,并于第四屆硬核聯(lián)盟黑石獎中被評為“年度最受歡迎的卡牌游戲”。平心而論,能在內(nèi)測階段斬獲如此多的榮譽,多半離不開官方“草花互動”的財力支持。至于這些獎項,個人猜測,大概率是用資本堆砌出來的結果。畢竟,這款游戲的真實水準如何,玩家們心中自有一桿秤。
那些未曾接觸過這款游戲的人,恐怕會以為《奧特曼系列英雄歸來》是什么了不起的3A大作。然而,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款游戲內(nèi)測時的種種問題。先說說游戲前期贈送的角色吧。第一個角色無需多想,自然是我們熟悉的迪迦奧特曼。那么第二個角色呢?許多人可能會下意識地覺得是戴拿奧特曼,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盡管兩者都是輸出爆炸的角色,但實際上,游戲最初送的第二個角色卻是銀河奧特曼。沒錯,你沒有聽錯,正是銀河奧特曼。你或許會以為,此時的銀河奧特曼技能設定與以往相同,擁有回血和能量回復的能力。但事實并非如此。這位銀河奧特曼更像是《葫蘆娃》中的二娃,他的必殺技名為“銀河宇宙沖擊”,靈感來源于銀河奧特曼大結局中的標志性技能,以此擊敗了強大的黑暗路基艾爾。然而,仔細回想起來,這個技能設計得實在有些雞肋。更糟糕的是,那時奧特曼的建模簡直可以用“難崩”來形容。攻擊動作與音效極不協(xié)調,釋放必殺技時還會出現(xiàn)令人崩潰的延遲,這種體驗讓人倍感煎熬。除此之外,網(wǎng)絡運行錯誤或失敗的問題也頻繁發(fā)生,嚴重影響了玩家的游戲體驗。當時,奧特曼聯(lián)盟官方受邀參與了試玩,并給出了這樣的評價:游戲還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不能明目張膽地圈小孩子們的錢。顯而易見,就連奧特曼聯(lián)盟官方對《奧特曼系列英雄歸來》的評價也不算高,反而指出了大量問題。
然而,事實卻并非如此。奧特曼聯(lián)盟官方受邀參與的試玩版本,并非這款游戲的最早雛形。而那最初的畫面……與其說是與《葫蘆娃》有幾分相似,倒不如說簡直如出一轍,毫無掩飾之意。在《葫蘆娃》的戰(zhàn)斗界面中,角色只有上半身的身影赫然呈現(xiàn),而到了《奧特曼系列英雄歸來》,竟然也同樣只是展現(xiàn)了角色的上半身,比例失調得令人瞠目結舌。攻擊動作生硬而不連貫,再配上廉價到極致的“五毛特效”,簡直讓人看得如鯁在喉、難受至極。更別提托管模式幾乎可以套用“復制粘貼”來形容——它和《葫蘆娃》的設計幾乎沒有任何分別。你問我對這款游戲的最初版本如何評價?我也只能無奈搖頭,畢竟它能做到的地方,恐怕是《葫蘆娃》怎么樣,它便怎么樣。甚至連角色養(yǎng)成界面都懶得換個模樣。至于其他細節(jié)……還有必要再說嗎?
這個問題直到公測時才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請注意,僅僅是一定程度而已。不過,與最初的封測相比,公測階段的表現(xiàn)無疑好了許多。然而,最初封測時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眾多內(nèi)容,卻也在更新迭代中被悄然刪減,不少圖標如今只能存留在老玩家的記憶里,化為一種難以再現(xiàn)的回憶。角色界面和玩家基地的設計經(jīng)歷了多次調整,如果我沒記錯的話,至少改動了三次。而最后一次大改,也就是正式版上線時,整個界面徹底煥然一新,舍棄了以往繁復花哨的裝飾,變得更為簡潔耐看,也讓玩家們感到舒心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