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春秋數易。李白在長安一度受玄宗寵召,入翰林,賜金放還。然而榮華未久,權臣排擠,朝堂失意。
這一日,蘇文通與李白再會于灞橋之畔。風拂柳條,水映天光。李白縱馬而至,依舊是衣袖獵獵,氣宇如虹,只是眉宇間多了幾許不平與倦意。
「蘇子!」李白策馬停在身前,翻身下馬,揮袖大笑,「你早說朝堂如棋,非我能控。如今一語成讖!我李白竟也終為俗務所困,連縱情詩酒都覺不得暢快!」
蘇文通微笑不語,任他盡吐胸中塊壘。
李白忽拋下馬鞭,對著灞水大聲吟道:
「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聲震河岸,飛鳥驚起。
他轉身看向蘇文通,眼神熾烈:「我欲乘長風破萬里浪,直掛云帆濟滄海!縱不能于朝堂濟世,亦要以詩篇震古今,使萬世之人知我心志!」
蘇文通凝視著他,眼底既有敬意亦有感慨。他知李白之志,已超越功名富貴,而化為不滅之精神。
「子之道,不在廟堂,而在天地。」蘇文通緩緩言道,「詩者,心之歌也。若能以一己之筆,喚醒萬千靈魂,使后世憧憬自由、歌頌大唐,此亦是另一場長風破浪?!?/p>
李白聽罷,愣了片刻,隨即仰天長嘯。笑聲滾滾,似要將積郁盡散。
他提筆于橋石上大書:「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筆勢如劍,字痕深刻,宛若鐫入天地。
蘇文通靜靜立于一旁,心中暗嘆:此人,終究以詩證道,以豪情傳世,不必借廟堂之權,亦能照耀萬古。
二人并肩而行,直到夕陽映紅長安城。李白忽然止步,朗聲道:
「蘇子!今日一別,不知何時再聚。但你且記,吾李白之詩,當與江河同流,與日月同輝!」
語畢,縱馬而去,身影漸隱于金色天際。
蘇文通目送良久,低聲道:「長風破浪,終不負此生?!?/p>
而遠方的長安,正靜靜迎來新的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