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境之中四合院寂然。燈火搖曳,書案上鋪展的,并非紙帛,而是一卷似有光影流動的長卷。
述鏡端坐卷前,眉宇如水,指尖輕拂,卷中山河浮現(xiàn):長安城的朱雀大街,玄武門血戰(zhàn),貞觀盛治,開元繁華,再至安史塵煙……歷歷如畫。
蘇文通立于一旁,心中微顫。這是他曾親歷過的唐朝,一代代人物的音容笑貌,依舊鮮活。
「這……便是新史?」蘇文通低聲問。
述鏡不語,手中法筆落下,畫卷猛然震動,分出兩道光痕。
其一金色,筆跡森嚴,載著原本的史書走向,記錄了歷代帝王、將相、文人,與世間百姓的悲歡。
其一青色,卻與蘇文通的足跡相疊:他與李世民促膝而談,他對王維孟浩然之評,他暗助安史之亂,乃至長安破后重見文風……一切都鮮明映照。
述鏡輕聲道:「自此,原史與新史已然分離。你所踏過的路,不再只是觀照,而是真切留痕。此為新史,由我鏡中之筆書錄,永不混淆?!?/p>
蘇文通心頭一震:「也就是說,我一行一動,已能改變后世的記憶?」
「不僅如此。」述鏡將卷軸推向前,目光沉靜卻深不可測,「往后每一場試煉,每一段行跡,皆會剝離原有歷史,另生一卷。原史依舊長存,但新的篇章,將因你而成。當時間長河流至盡頭,這些卷軸,或許會再度合一,亦或永遠并行?!?/p>
他的聲音如水中泛起的回響:「蘇文通,你須記得,你不僅在見證,也在創(chuàng)造。你既為書中客,亦為筆下人。」
蘇文通沉默良久,胸臆間竟生出一股從未有過的沉重。他自知自己并非凡人,可當這一刻真切降臨,才意識到自己手中所握的,不僅是文道之力,更是無數(shù)蒼生的命運軌跡。
「那么……若我一念失差,便會讓后世陷于深淵?」
述鏡眼神微動,似是憐憫,又似無情:「是以此路為試煉。若無心懷蒼生者,承不得此責?!?/p>
院外,風聲颯然,吹得卷中江山起伏,聲如萬世悠悠之嘆。
蘇文通緩緩閉上眼,心中暗道:「既如此,我當謹守此心,不敢妄行。」
述鏡垂下眼簾,將光卷合攏,輕聲道:「還有一事告知于你,汝所行過之新唐,此刻已國運為壁、以文道為錨,待汝取回文祖之位,便將重塑新史?!寡援?,便拾起光卷,悄然離去。
那一刻,鏡光流轉,唐之盛世,已化為新史長卷,獨自沈眠于時間長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