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境之中,靜水無波。蘇文通立于文道之門前,靜觀心火,心底的劍與槍漸次合一,文與武的兩端終于隱隱交融。而后,似乎下定決心,向前一步,眼前景色忽變,黃沙自四野滾滾而來,天地間風(fēng)聲如虎嘯龍吟。
再睜眼時(shí),他已立于草原與沙漠的交界。蒼茫大漠,萬里無垠,胡笳聲聲,風(fēng)卷孤雁。遠(yuǎn)方旌旗獵獵,數(shù)萬鐵騎如山,黑壓壓鋪滿天際,馬蹄所至,地動(dòng)山搖。這里,不再是江南秀水,不再是汴京繁華,而是蒼狼鐵鷹縱橫的世界。
蘇文通靜靜立于風(fēng)中,心下微沈。他深知,這是新試煉的開端。
在蘇文通尚在審視周遭環(huán)境時(shí),只見一支金甲騎兵向著蘇文通奔襲而來。待到近前,騎兵驟然減速,直至停在蘇文通面前。
只見前軍驟然分開,一騎金甲武將,直驅(qū)而來。馬嘶長鳴,騎者高大雄武,眼若鷹隼,鬢發(fā)間卻隱有幾縷雪霜。其氣魄,既似野火不羈,又似山岳沉穩(wěn)。當(dāng)馬蹄于蘇文通前十步停下時(shí),天地彷佛都靜了。
「你是何人?」來者聲如洪鐘,帶著草原獨(dú)有的渾厚。
蘇文通微揖:「適才一文弱書生。尊上,可是忽必烈大汗?」
來者朗聲一笑,翻身下馬,手掌如鐵,卻伸得極直?!缚磥砦嶂堰h(yuǎn)揚(yáng),連一個(gè)不知何方人士的書生都知吾名。說吧,你從何看出?」
「自然是從尊上的氣勢與一舉一動(dòng)看出的,甚至在下還能看出尊上之雄心」
忽必烈拍了拍蘇文通的肩,一邊踱步一邊說道:「天下人皆道吾乃草原之雄,然吾心不止于此。蒼狼白鹿所向,不應(yīng)只馳騁草原,更應(yīng)南北并歸,四海共尊!」
蘇文通凝視他,從其眉宇之間,看出那股難掩的雄心。卻也道:「大汗雄圖固然偉大,但華夏自古,以文立國,以道承世。若只恃鐵騎,則萬民雖服,心終不附?!?/p>
忽必烈沉吟,眼神中閃過一抹銳光。
「你以為我不知?我祖先成吉思汗橫掃天下,四海震懾,但至今,萬國雖拜,華夏士人卻心懷異志。若朕欲立基千秋,需的不僅是鐵與血,還是文治與典章?!?/p>
忽必烈凝視他良久,猛然一揮披風(fēng),背后萬騎同時(shí)昂首,呼聲震天。「來人,將此人帶回營帳,看看他與吾帳中謀士有何差別?」
蘇文通靜立不語,風(fēng)聲掠過他衣袍。只見周遭兵士逐漸進(jìn)逼,蘇文通雖知曉這是一場試煉的序幕,但手中已然出現(xiàn)文道鑄就的長槍「風(fēng)骨」將將士掃退,而后拱手一禮,沈聲說道。
「若欲成就盛世,須先過三關(guān)。一在武,能否止亂;二在文,能否安民;三在心,能否正其志而不偏于利。言盡于此,告辭。」說完便以文道隱去自身,迅速離去。
忽必烈錯(cuò)愕后不多時(shí)便已恢復(fù),雙眸炯炯,胸中豪氣如烈焰般燃起,大笑而言。
「好!那便讓你見證,我忽必烈如何過得此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