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曦未明,大漠已然如火。戰(zhàn)鼓雷動,天地間只余鐵蹄如雷。
忽必烈策馬居前,鎧甲映日,聲若洪鐘:
「叛者逆天,必受天誅!今日若不破之,何以示我蒙古鐵騎之威!」
號角長鳴,兩軍如洪水相撞。沙塵翻涌,箭矢如雨落下。叛軍人數(shù)雖眾,卻難及蒙古軍紀(jì)嚴(yán)整,一時血肉橫飛,尸聲斷續(xù)。
蘇文通立于高坡,衣袍獵獵。
他未曾拔劍,也無意操筆,只靜觀那沙場變化。目光如炬,洞察戰(zhàn)局。
「正面沖鋒,易斷而不持久?!?/p>
他低聲自語,眼見忽必烈揮刀破陣,勇猛如虎,卻知若僅以一人之勇,終將陷入險境。
果不其然,叛軍早設(shè)下誘陣,假退以誘主力深入。忽必烈一度被重重圍困。蒙古將士見此,軍心驟緊。
此時,忽必烈忽振長聲,聲震如雷:
「兒郎隨我,斬其首旗!」
他策馬直沖,血路橫開。蒙古軍士見主帥不懼,齊聲怒吼,蜂擁而上。叛軍雖勢眾,卻被此一股猛烈軍威震懾,旗幟動搖,轉(zhuǎn)瞬崩潰。
烈風(fēng)卷沙,叛軍旗號紛紛墜地。戰(zhàn)場自晨至午,終以蒙古大勝而止。
塵埃漸散,忽必烈披血甲立于軍前,聲音沉重卻堅毅:
忽必烈立于陣前,血甲之下目光依舊清明。他高聲而沉重地宣布:
「逆者既誅,此戰(zhàn)既勝。記此一役,示天下人——違命者何下場!」
將士齊呼,山河震蕩。聲浪翻滾,如長河決堤,久久不散。
蘇文通靜靜收回目光,雙手負(fù)于身后,長風(fēng)獵獵而過。
他輕聲喃喃,彷佛只對自己低語:
「武功雖耀,然若無文策以承,其后無善策,則勝利只是一時之烈焰……你能否在烈火之后,尋得安定人心的道途?」
似乎,他在等忽必烈自己去尋求那后半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