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心吧,保準(zhǔn)把你教得明明白白的?!?/p>
梁蘭花送他們到門口,看著兩人相攜離去的背影,心里比自己有了還高興。
回屋時,蘇喻馨正看著古蕓萩笑:
“這丫頭,還真是個福星,一來就給家里帶來這么大的喜事?!?/p>
古蕓萩被說得有些不好意思,撓了撓頭:
“我也沒做啥,都是他們自己有福氣?!?/p>
“不管咋說,這都是好兆頭?!?/p>
蘇喻馨眉眼彎彎。
“今年麥子收成好,家里又添了這么些喜事,看來往后的日子,只會越來越順了?!?/p>
古蕓萩聽著蘇喻馨的話,心里也暖烘烘的。
“蕓萩,你要是不忙,等會兒跟我去地里看看?”
梁蘭花收拾著碗筷,轉(zhuǎn)頭問道。
“昨天割的麥子曬得差不多了,今天得翻曬一遍,不然怕潮?!?/p>
“好啊,我正好沒事?!?/p>
古蕓萩爽快應(yīng)下,心里卻想著趁去地里的功夫,再試試那基礎(chǔ)靈力感知。
昨天剛激活時還不太熟練,說不定在開闊的田埂上,能更清楚地感覺到那些靈氣光點(diǎn)。
小石頭一聽要去地里,立刻從炕邊蹦起來,嘴里還嚼著沒吃完的麥芽糖:
“我也要去!我?guī)椭鴵禧溗耄 ?/p>
“你呀,別添亂就好?!?/p>
梁蘭花點(diǎn)了點(diǎn)他的額頭,眼里卻滿是笑意。
“去可以,得跟緊了,不許往麥秸堆里鉆,扎著了疼。”
“知道啦!”
小石頭拍著胸脯保證,小短腿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往門口挪。
一行人剛走出院門,就見張二河扛著木耙從隔壁過來,一看見他們,打了個哈欠道:
“這就去地里?我剛想去叫你們?!?/p>
“正好,一起走。”
蘇喻馨站在門口叮囑。
“翻曬的時候仔細(xì)點(diǎn),別把麥粒抖落在地上,怪可惜的?!?/p>
“娘放心吧,我有數(shù)?!?/p>
張二河應(yīng)著,率先往村外的田地走去。
田埂上的露水還沒干透,踩上去濕漉漉的,帶著青草的氣息。
古蕓萩一邊走,一邊悄悄集中精神,試著感知周圍的靈氣。
果然,比起院子里,田埂上的光點(diǎn)似乎更活躍些,尤其是靠近麥田的地方。
“蕓萩姐,你看啥呢?”
小石頭見她老盯著路邊的草,好奇地問道。
“沒看啥,就是覺得這草長得挺好。”
古蕓萩回過神,笑著揉了揉他的頭。
要是用靈泉水澆灌麥子,會不會長得更飽滿?
正想著,已經(jīng)到了麥場。
昨天攤開的麥子在架子上曬得半干。
張二河拿起木耙,開始翻動麥子。
古蕓萩也沒閑著,蹲下身把散落在架子下的麥穗撿起來,放進(jìn)隨身帶的小竹籃里。
“蕓萩,你看這麥穗,比去年飽滿多了?!?/p>
梁蘭花拿起一束麥子,遞到她面前,眼里滿是欣慰。
“今年風(fēng)調(diào)雨順,肯定是個好收成。”
古蕓萩看著那飽滿的麥穗,心里一動。
她想起系統(tǒng)空間里的靈泉水,若是悄悄用一點(diǎn)在麥田里,會不會真的能讓麥子長得更好?
可轉(zhuǎn)念又怕太過顯眼,畢竟靈泉水的效果太驚人,若是被人發(fā)現(xiàn)異常,反倒惹來麻煩。
“還是大家勤快,照看得到位?!?/p>
她笑著岔開話題,把撿起的麥穗放進(jìn)竹籃。
翻曬完麥子,梁蘭花正盤算著下午該給大姐備些啥賀禮,就見張大山從鎮(zhèn)上趕回來,手里還攥著張紅紙,臉上帶著笑:
“周姐夫家要擺謝師宴,特意讓人捎了帖子來,請咱們?nèi)叶既ツ兀 ?/p>
“這就擺上了?”
梁蘭花接過帖子,指尖摸著粗糙的紅紙邊緣。
“也是,中了舉是天大的喜事,是該好好熱鬧熱鬧?!?/p>
古蕓萩湊過去看,帖子上的字筆鋒挺秀,寫著“謹(jǐn)備薄宴,恭請光臨”,。
“那得趕緊準(zhǔn)備些禮?!?/p>
蘇喻馨接過話,眼神在屋里掃了一圈。
“咱家剛收的新麥磨了面,裝一布袋送去,再把前陣子腌的臘魚拿兩條,都是實(shí)在東西。”
“我看行?!?/p>
說著一行人往鄰村周從家去,路上風(fēng)風(fēng)火火。
小石頭一路蹦蹦跳跳,嘴里哼著不成調(diào)的小曲,手里還攥著周從給的麥芽糖,時不時舔上一口,甜得眉眼彎彎。
到了周家村,周從家院門口已經(jīng)掛起了紅燈籠,門框上貼著大紅的“喜”字,老遠(yuǎn)就聽見院里傳來的說笑聲。
周從和梁菊花早等在門口,見他們來了,連忙迎上來:
“可算到了,快進(jìn)屋坐,屋里都備好了茶水點(diǎn)心?!?/p>
院子里已經(jīng)來了不少親戚鄰里,三三兩兩地聚著說話,孩子們在院里追逐打鬧,一派熱鬧景象。
古蕓萩跟著蘇喻馨他們往里走,看著這喜慶的場面。
梁蘭花拉著蘇喻馨的手,笑著說:
“娘,我先回趟娘家,我爹娘肯定也在這兒幫忙呢,去打個招呼,順便歇歇腳,等會兒再來?!?/p>
蘇喻馨點(diǎn)點(diǎn)頭:
“去吧,路上慢著點(diǎn),別累著?!?/p>
梁蘭花便帶著張大山和小石頭,往不遠(yuǎn)處的娘家走。
她娘家離周從家不遠(yuǎn),拐兩個彎就到了。
剛進(jìn)院門,就聽見屋里傳來熟悉的說話聲。
“二姐,二姐夫,你們也到了?”
梁蘭花掀開門簾進(jìn)去,一眼就看見二姐梁荷花和她丈夫王禮坐在炕邊。
王禮是個鐵匠,手上還帶著點(diǎn)黑灰,見了梁蘭花,咧嘴一笑:
“老三來了?剛還說你咋沒到呢?!?/p>
梁荷花穿著件靛藍(lán)色的布衫,正嗑著瓜子,看見梁蘭花,連忙往旁邊挪了挪:
“快坐,剛跟竹樺他們說你姐夫前陣子打了把好鐮刀,鋒利得很,等忙完這陣給你送過去?!?/p>
梁竹樺是兄弟里最小的,穿著件半舊的青布褂子,正和媳婦李月娥說著話。
李月娥懷里抱著針線笸籮,手里還納著鞋底,見梁蘭花進(jìn)來,抬頭笑道:
“三姐來了?爹娘去周大哥家?guī)兔α耍屛覀冊谶@兒守著,怕有人來串門。”
梁竹樺和李月娥的兩個兒子梁艾尚和梁高單正趴在炕桌上,借著窗欞透進(jìn)來的光,跟著私塾先生留下的字帖描紅。
梁艾尚大些,五歲的樣子,握著毛筆一筆一劃寫得認(rèn)真,小眉頭微微皺著;
梁高單才四歲,坐不住,寫兩筆就想扭頭看別處,被李月娥輕輕拍了下手背,又趕緊低下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