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后是物品歸置。
她從空間取出暗室里的財物。
零散銀錠五十三個、銅錢五十一串、玉佩十三塊、玉鐲十一對,還有個鑲金的銅盒子。
木桌有三個抽屜,她擦拭干凈后將銀錠和銅錢放最下層,玉佩手鐲放中層,銅盒子放最上層。
又拿出紙筆,一一記錄數(shù)量,折好放進抽屜。
任務五完成時,一張畫著儲物架樣式的圖紙飄落在桌上。
圖紙上畫著的結構比木桌更分層,能放更多東西。
最后是靈植辨識。
她走到空間邊緣,那里果然長著三株陌生植物。
對照《修士入門須知》里的圖譜。
第一株葉片細長,頂端有白色絨毛,是凝氣草,能輔助凝聚靈力。
第二株開著細碎的小白花,氣味清新,是醒神花,可緩解精神疲憊。
第三株葉片厚實,邊緣帶鋸齒,是固元葉,搗碎敷用能穩(wěn)固元氣。
她按圖譜核對三遍,確認無誤后,系統(tǒng)提示任務六完成。
一本線裝的《靈草培育手冊》出現(xiàn)在手邊。
這里面記著每種靈草的澆水頻率和土壤要求。
“所有任務已完成,累計獲得靈幣1180枚。空間當前狀態(tài)穩(wěn)定,可進行后續(xù)升級準備?!?/p>
古蕓萩看著煥然一新的空間,她走到茅草屋的土炕邊坐下,拿起那本靈草培育手冊翻看。
窗外的天色已經泛白,村里傳來第一聲雞鳴。
她退出空間,推開房門,見蘇喻馨已經在院里生火,炊煙裊裊升起。
“醒啦?”
蘇喻馨回頭笑了笑。
“早飯蒸了饅頭,配著咸菜吃?!?/p>
“好?!?/p>
古蕓萩走過去幫忙添柴。
“今天房子該完工了吧?”
“王老頭說晌午就能弄完,我去把你那床舊被褥先搬過去曬曬,通通風?!?/p>
蘇喻馨往灶里添了把柴。
“等你搬進去,咱們就把這屋收拾出來,給大山當書房?!?/p>
早飯過后,古蕓萩和蘇喻馨一同往新房那邊去。
剛到村口,就見王老頭帶著兩個泥水匠在給外墻抹最后一遍黃泥。
“蕓萩丫頭來了?”
王老頭直起腰,用袖子擦了擦額頭的汗。
“最后這遍泥抹完,等干透了就徹底結實了。門框窗框都打磨好了,下午讓木匠來裝上,保準嚴絲合縫?!?/p>
古蕓萩點點頭,目光掃過院子里忙碌的村民。
張大山帶著幾個后生在平整院心的土地。
李老漢扛著幾捆細竹來幫忙扎籬笆。
還有幾個婦人正蹲在墻角清理雜草。
她心里盤算著,轉身對蘇喻馨道:
“嬸子,您幫我算算,這些天來幫忙蓋房的鄉(xiāng)親們,一共多少人?”
蘇喻馨愣了一下,隨即明白過來:
“你是想給大家算工錢?”
“嗯?!?/p>
古蕓萩應道。
“大家搭了這么多日子的工,不能讓人家白受累。官府給的獎勵里有現(xiàn)成的銀子,正好能用上?!?/p>
蘇喻馨想了想,扳著手指頭數(shù):
“王師傅帶著兩個徒弟干了整十二天,大山他們六個后生輪流來,算下來每人也有七八天,李老漢和另外三個老伙計幫著運料,前后忙了五天,還有四個嬸子來幫忙收拾雜活……統(tǒng)共是十六個人,按天算的話,工錢得核仔細些?!?/p>
“您看怎么算合適?”
古蕓萩問道。
“泥水匠手藝活累,王師傅一天給五十文,他徒弟四十文;后生們干力氣活,一天三十五文;老人們和嬸子們輕快些,一天二十五文,這樣既公道,大家也不會有意見?!?/p>
蘇喻馨常年操持家務,對村里的工價熟得很。
古蕓萩應下,轉身回蘇喻馨家取了銀子?
然后又到鎮(zhèn)上的錢莊兌了些銅錢,用紅布包好分成十六份。
等日頭過了晌午,新房的活計差不多收尾,她把眾人叫到院里,清了清嗓子道:
“這些天多謝大家?guī)兔?,房子才能這么快蓋好。這點工錢是我的一點心意,大家務必收下?!?/p>
說著,她挨個兒把錢遞過去。
王老頭接過沉甸甸的布包,打開看了眼,忙道:
“丫頭,這太多了,按說鄰里幫忙,哪能要這么多?”
“不多?!?/p>
古蕓萩按住他要推回來的手。
“這是大家該得的,再說蓋房子是大事,沒大家?guī)兔?,我一個人哪能弄得起來?”
張大山也嘿嘿笑:
“蕓萩丫頭就是實在,那我們就不客氣了。以后家里有啥活,盡管喊一聲?!?/p>
眾人見她態(tài)度堅決,又想著確實出了不少力,便陸續(xù)收下錢,各自道謝離開。
王老頭臨走前特意叮囑:
“門板我讓木匠刷了桐油,三天內別沾水,過些日子再刷一遍,能頂好幾年不壞?!?/p>
下午,古蕓萩和蘇喻馨開始收拾屋子。
蘇喻馨從家里搬來一張舊木桌,又找了四條長凳擺在堂屋。
古蕓萩則把新得的地磚鋪在灶房,青灰色的磚塊拼得整整齊齊,踩上去又硬又平。
收拾到傍晚,她看著窗明幾凈的三間房,心里泛起一股踏實的暖意。
“今晚就別回我那兒了?!?/p>
蘇喻馨拍了拍手上的灰。
“我?guī)Я虽伾w來,先在這兒湊合一晚,明兒再把剩下的東西搬過來。對了,按村里規(guī)矩,新房落成得辦場暖房宴,請幫忙的鄉(xiāng)親們來坐坐,圖個熱鬧吉利?!?/p>
古蕓萩覺得有理,當即點頭:
“那我現(xiàn)在就去買些菜和酒,您幫我招呼大家,就說今晚戌時在這兒聚聚?!?/p>
她快步去了鎮(zhèn)上,肉鋪里買了五斤五花肉、兩斤排骨,雜貨鋪稱了些干菜和粉條,又打了兩壇米酒,滿滿當當裝了一籃子。
回到家時,院里已經熱鬧起來。
張大山搬來了自家的方桌。
李老漢拎著一筐新摘的青菜。
幾個婦人正圍著灶臺幫忙摘菜。
王老頭則和幾個老伙計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抽著旱煙,說著閑話。
古蕓萩把肉菜交給蘇喻馨,自己則在灶房忙活起來。
她先把五花肉切成方塊,用熱水焯過,加了醬油和香料在鍋里燉著。
又把排骨剁成小塊,和粉條一起燜上。
廚房里很快飄出肉香,引得幾個半大的孩子扒著門框往里瞅,被他們娘笑著拉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