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一如既往向我問著她的故事:
“你覺得安瑞琳是什么樣的?”
“隨性的、自由的,
是我所向往的?!?/p>
---------------------------------
關于星星的傳言有很多:
“人死后會變成星星?!?/p>
只有它讓我記憶猶新。
如果一個孩子向往著命運的結局,
就如同我們向往著新生,
那一定是個不同以往的故事。
當她漸漸知道了【生命】、【死亡】,
故事也將走向帷幕。
------------------------------------
“瑞琳”
寓意著吉祥如意的好運,
美好和珍貴。
安瑞琳只是我腦海當中的一個角色,
流暢的線條勾出了她的樣貌,
鮮艷的顏料賦予了她靈魂,
直到這一個字一個字打下,
她真正的有了生命。
-----------------------------------------
“下雨了人們會奔跑,
安瑞琳會在雨中散步,
接受大自然的洗禮。”
我夢見她了,
明明是下雨天,
我卻還能清清楚楚看見天上的每顆星星,
她像往常那般發(fā)著呆,忘乎所以。
不知道要說什么,于是我在等她開口,
“星星?!?/p>
很輕的一聲,
但我還是聽清了。
可能是我對星星的執(zhí)念太深,
所以我想讓安瑞琳活成星星,
導致在夢里,
我們也只聊了短短兩句。
“故事的最后,請讓我變成星星吧。
讓懸崖的峭壁開滿 宿根霞草,
由白玫瑰構成的葬禮將會為我歡送,
別害怕,
我不會孤單了?!?/p>
……
“好。”
她大抵還說了什么,
只是那聲音太輕,
被微風吹散了。
……
天亮了。
-------------------------------------
“那她的結局呢?”
“安瑞琳死在了一個夜晚,
成為了浩蕩群星中的一員?!?/p>
我會羨慕自己筆下的角色,
她的生命短暫,
卻活成了我最喜歡的樣子。
“為什么呢?”
為什么要把一個悲慘的結局講得那么美好?
因為
“下雨了?!?/p>
我看見星星了。
對于她自己,
可能是暗淡的。
對于我,
浩瀚無垠的星空中我只看見了她。
----------------------------------------------
“人們向繁星許愿,
愿世間平安美好,
我看著流星一顆顆劃落,
不禁想到,
如果沒有這一身罪名,
我是否會像童話中的小孩那樣幸福?”
安瑞琳是罪人嗎?
我不覺得。
她做了對自己有利的事,
她認為正確的事。
是這個世界太糟糕,
太苛刻。
給了她太多罪名,
但始作俑者是我,
自相矛盾。
安瑞琳,我很抱歉。
我確定了你的結局,
修改了你的人生,
或許你本該無憂無慮?
或許在我們不知道的世界,
你真的活過?
我會用余生去記住你,
你會在心里活下去,
哪怕到了我生命的盡頭,
也還會有人記住你。
-----------------------------------
故事的結尾從來不是死亡。
“你向往著黑夜,而我向往著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