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辭將兒子放進周生辰的懷里,自己來到手捧圣旨卻跪倒在地的趙騰面前。一如一年多前的那次,清辭這個南辰王妃的話,再一次讓趙騰苦從心起、悲從中來。
因為清辭直截了當?shù)恼f…
清辭有勞皇兄記掛,可惜…我和王爺都舍不得兒子離開身邊。
清辭王爺也是長到十五歲,皇兄才“舍得”放他離開中洲,手足之情尚且如此深厚讓皇兄時時掛念,想必父子、母子之情難以割舍,皇兄定然也能理解我們夫妻二人。
清辭而且…銘兒也還這么小,不若趙大人替我們夫妻二人稟告皇兄,等銘兒也長到了十五歲、不再是襁褓稚童的時候,再讓他去中洲,替皇兄…分憂~
【只可惜再過幾年你的主子就要死了,如今那個剛滿兩歲的劉徽,才是我兒子的皇兄~】
清辭想什么沒人知道,畢竟知道當今皇帝何時駕崩的也只有她一個人。清辭從不認為周生辰改了姓,就代表他徹底失去了繼承北陳皇位的資格,畢竟周生辰的身上,也流著北陳皇室最純粹的血脈。而且北陳歷代國主上至周生辰的皇兄,下至劉徽和劉子行,包括那個想要效仿呂后臨朝稱制的戚真真,若他們中有一個能擔得起這皇位對得起天下,清辭也不會升起…當仁不讓之心~
不過此時此刻想這些還為時太早,畢竟目前為止周生辰的皇兄還沒死,戚真真也還只是一個被高皇后給欺壓的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貴妃。清辭和周生辰的當務之急是打發(fā)了這奉命而來的趙騰,和他手中那與廢話別無二致的“圣旨”。
清辭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趙騰也升不起勇氣去反駁。而且就在這個恰到好處的時刻,外面突然有下人來回稟,說是南蕭使臣奉南蕭皇帝之命前來看望王妃與世子,此刻正在外候見。
南辰王妃不僅是南辰王妃,她還是南蕭公主!心知大勢已去的趙騰不等清辭傳人進來,連忙將圣旨重新卷好放到后面小太監(jiān)捧著的托盤中,然后又恭恭敬敬的對清辭和周生辰行禮,說會轉達王妃的意思,并再次恭賀世子平安降生。
事情解決,清辭滿意的回去坐下,然后從正笑著看她的周生辰手中接過了正往自己這邊夠的兒子。接到了妻子嗔怪的眼神,周生辰便起身將兒子放到妻子懷中,然后一邊自覺的唱起紅臉親自扶起“受驚不小”的趙騰,一邊又命人將南蕭使臣引進來。
南蕭使臣來意很簡單,無非就是轉達了南蕭國主對清辭娘倆的惦念,且為了表示對兩國聯(lián)姻的看重,南蕭國主還為清辭加封長公主之尊,連帶著還不滿周歲的元安小朋友,也一下子有了南蕭國公的爵位跟名分。
自然了,為了不產(chǎn)生誤會,南蕭使臣進西洲之前是先去了一趟中洲的,只不過他們恰好與來搶孩子的趙騰岔開而已。不過如今想來,趙騰此番“無功而返”回到中洲以后,已經(jīng)事先知道南蕭對清辭娘倆到底有多重的北陳國主,應該也不會再遷怒他“大計未成”了吧。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