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魂畫師
關于靈魂,不知道大家是怎么跟孩子溝通的,我呢,就采用了比較唯物論的說法,雖然我知道其實靈魂飄渺、無音,捉不住的空氣般虛幻,但是因為自我存在,靈魂就存在了,所以還是物。孩子問,親人離開了我們,去了哪里?我答,身體里面出了毛病,醫(yī)治手段是修復一些器官的過程,但同時也會有損耗的代價,當修不好了,這個身體也不能要了,就是我們說的死亡。但人為啥有思想呢?我對孩子的形容便是歸納為靈魂。靈魂在不受軀體約束的時候,是可以上天下海的,所以我們親愛的人們的軀體若是離開了我們,便只是看不見人了,但只要我們還惦記著,這靈魂就始終會存在我們呼吸的空間。那怎么惦記呢?這一來一回的討論下,孩子開始找到了她自己的答案,那就是成為靈魂畫師之路。愛畫畫能沉淀心性,因為畫畫的過程,會不知不覺讓心靈安穩(wěn)得到休息。孩子說,我要把離去的人和事畫下來,以后每次看到都能想起畫中一切,即使是一片葉子,一只蟲子,一條魚,它們的靈魂都在我的畫里,這樣靈魂就有地方住了,它們可以去任何地方旅行游歷,累了乏了就回到我的畫里休息。這還真是個好主意呢,媽媽希望能永遠住在你的畫里,每過一歲我的靈魂似乎都要磨滅一分,快快把我丟失的靈魂收進畫里,等我以后沒有軀體了,媽媽的靈魂還是好好的,讓我上天下海之后,都不會忘記我的寶貝。于是孩子走到哪畫到哪,看見餐廳里的烏龜和魚,知道它們終將走向滅亡,著急地趕緊拿出畫筆,借來紙張,費盡心神給畫它們美好的篇章,自己喜歡的小玩偶,也是要畫的,萬一丟了呢,愛看的節(jié)目,喜歡的動物~~,就這樣,孩子覺得自己快樂了,被畫的靈魂安好了,高興地說,我以后就要當靈魂畫師,畫我愛的一切,幫別人畫他們愛的一切……
亡魂
,一樣是流離失所的亡魂,我們是不是應該先渡自己祖先的亡魂,再渡他人祖先的亡魂?
答:一般人以為超度亡魂的作用是「渡生不渡死」,一切熱鬧的法事不過是想消極的安慰生人而已,其實在道教中認為渡亡對「人、鬼、神」都有積極的意義。
神一向是慈悲為懷,對萬物一視同仁;對一切流離失所的亡魂均亟思救渡,因此人也應該配合神佛的慈悲對一切亡魂一視同仁,而非先渡自己祖先的亡魂,再渡他人祖先的亡魂。只要悉心為孤魂野鬼著想,自己的祖先也因你的德量而早得超生了!
有很多鬼比神有才干,無論救人助人都比神更多、更積極,對于這些救人助人的鬼魂,人類應該相對的回饋,幫助他們脫離苦境。
渡亡時為什么會下雨,雨對渡亡儀式有何積極作用?
答:從宗教的角度來看渡亡是「無水不成渡」,每次渡亡必伴隨著風雨,藉以潔身凈靈,使亡魂們在往生時能潔凈身心,復歸本性。
雨對渡亡儀式有三種積極作用:(一)清洗亡魂潔凈他們的身心,使其回復善良本性,所以在道教渡亡上有所謂的香浴,便是這個意思。(二)除卻人間塵埃,清潔大地污垢。(三)滋潤萬物使其呈現(xiàn)欣欣向榮景象,因而渡亡不只是渡亡靈,還得普渡萬類萬物。
渡亡時下雨,是仙佛和主法事人借準天旨降香露為亡靈凈浴,故有時呈現(xiàn)「陰時多云偶陣雨」,參與渡亡的工作人員苦難一點,但都很喜悅的認為功效百倍,并感謝天恩,興奮自己做了一件功德,也感謝老天爺幫忙。
,拜神時與神溝通一定要「說」嗎?既然是神,難道他不知道我的心事嗎?
答:拜神時與神溝通,不要拘泥,可以開放心靈默默地向神說。在宗教活動進行的時候,有些步驟是需要說出來,這些都是信徒與神溝通的方式。與神說的過程,信徒本身是一種反省,也含有現(xiàn)代心理學心理醫(yī)療的功能。
拜神與神溝通,是信徒與神親近的重要日課。在道教的文獻里,神仙了解每個人,神仙對那些疏忽日課的信徒,會用圣諭教訓他、提醒他。圣諭是透過神職人員主持的宗教儀式、媒介來傳達。日課沒做好的信徒,提出理由或表示悔意,神仙也會莞爾而笑,慰勉有加。
一般信徒持了香拂上拂下,從家里的小孫兒念到上面祖輩,甚至種種喃喃語語,如此真能叫神聽到你的訴言嗎?所謂一炷清香透九霄:持了香要靜默地將心的訴言裊裊透過這炷香煙直霄神明,因為心則神,必自心神與所求的神感交列錄,后由神一件一件處理,否則神不知道你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