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永和26年,大周天子劉康駕崩,享年53歲,史稱周恭帝,恭帝死后,九歲太子劉溫持遺詔靈前繼位,改年號為天順,史稱:周哀帝。哀帝就大位后,因其年幼,太后魏氏按祖訓(xùn)臨朝聽政。間接導(dǎo)致外戚魏氏膨脹。天順2年冬,時任周朝大司馬,軍隊大將軍的魏氏當(dāng)家人魏尚與太后政見不同,帶兵出走,在周朝北部另立恭帝二子劉德為君,立國號為梁,改年號為昭武,立杜陵城為都。昭武帝冊立魏尚為攝政王,總理朝政......
自此,故事開始..........
昭武二年七月十四日,清晨,杜陵城皇宮。
五歲的小皇帝劉德剛剛起床,在乳母的幫助下更衣洗漱,睡眼朦朧,哈欠連天的說道:“姜...姜母,朕昨天做了一個奇怪的夢.....”被叫做姜母的女人正在給劉德整理他那亂糟糟的頭發(fā),笑著說道“皇上做了什么夢啊”。劉德半睡半醒的說道:“朕....朕夢見一條五爪金龍在朕頭上盤旋,想是要吃了朕一樣...”姜母給皇帝蹲了個萬福,說道:“皇上本來就是真龍?zhí)熳樱€怕什么龍呀”。隨即向門口揮了揮手,喊到:小喜子!帶皇上臨朝!
與此同時,皇宮午門,由攝政王帶頭的文武百官已經(jīng)列好了隊伍,等待宮門開啟,進行今天的早朝。
一切都寂靜如常......
就在宮門的當(dāng)值太監(jiān)準備打開宮門迎接百官時,一騎輕騎向皇宮西小門飛奔而來,只聽那馬上的官員喊到:“邊軍李大人急件!八百里加急??!直呈陛下?。?!”西小門的當(dāng)值太監(jiān)也不敢馬虎,驗明身份后接過信件趕忙向舉行早朝的隆恩殿跑去,那里,是整個大梁的中心!
隆恩殿內(nèi),百官依次入殿,向皇帝行一跪三叩之禮,隨后皇帝起身,賜攝政王坐,百官起身,皇帝和攝政王就坐,早朝開始。
攝政王坐下后,抬頭看了看周圍的百官,說道“諸位今天有何事向皇上和本王請奏啊,速速說來罷!”
攝政王話音剛落,外面隨即傳來一聲尖銳的聲音;“報....報皇上....攝...政王.邊軍總督李大人八百里加急信件,要求直呈陛下??!”坐在殿內(nèi)的攝政王皺了皺眉頭,說道:“慌什么,就算是周軍打到了杜陵城下,也得有個章法!呈進來罷!”那太監(jiān)聽攝政王說完,踉蹌著跟頭跑向皇帝,將一個包著黃布的信筒呈到皇帝手中,皇帝接過信筒,褪下黃布,打開用紅泥封著的信筒,倒出一封包裝精美的信件,說道:“朕尚年幼,無法處理政務(wù),將此信交于攝政王吧...”說著,自己爬下龍椅,將信件交予攝政王魏尚。魏尚略微起身,說道:“臣領(lǐng)旨?!彪S即打開信件觀看.......
攝政王觀看信件的過程中,隆恩殿里安靜的令人窒息,百官們各懷鬼胎,想著此事必定非同小可,一會該怎樣表態(tài)...只有皇帝坐在哪里晃動著雙腿,仰頭看著殿頂?shù)谋诋嫛?/p>
突然,魏尚踉蹌的起身,慘嚎一聲,撲到在地,哭著說道:“皇上,大周皇太后于昨日子時駕崩了....皇上...,此事讓老臣與眾臣議罷,皇上該....該去讀書了”攝政王后面的一位臣子斜身輕聲提醒道:“攝政王,百官在后,皇上在前,不可失態(tài)?。 毙』实蹌⒌裸读艘幌?,他旁邊的太監(jiān)卻機靈的很,趕忙說道:“萬歲爺,時辰到了,您該去聽石老爺子講課了?!彪S即把劉德抱下龍椅,帶出了隆恩殿......
隆恩殿內(nèi),魏尚看著沉默的百官,說道:“本王宣布停朝三日,杜陵城內(nèi)設(shè)大小靈棚9座,以慰告大周皇太后之靈!”
“在我大梁為大周皇太后設(shè)靈停朝,恐怕與我國體相悖吧,攝政王殿下!”說話的人正是有名的一根筋----禮部侍郎王捻。
魏尚看了看王捻,說道:“王侍郎,你可知,周梁本一家?”
王捻拱手回答道:“下官當(dāng)然知道周皇和我大梁皇上是一脈相傳,也知道殿下與大周皇太后是一母同胞。但國即兩分,即規(guī)分兩種,從法度上講,他大周應(yīng)為他皇太后守靈停朝行臣子之孝,我大梁絕不可能為他大周皇太后守靈停朝,如果我大梁為他國皇太后守靈,豈不等于我大梁依附于他周國焉?殿下,國和家,要分清啊?。 ?/p>
魏尚冷哼一聲,說道:“那本王在我攝政王府設(shè)靈總行了吧!
”王捻笑道:“那自然無礙,殿下為姐姐之死而悲痛,人之常情也,只不過這朝也是萬萬停不得的!
”魏尚深深的瞪了王捻一眼,說道:“本王收回成命,可以嗎,王大侍郎!”王捻拱手說道:“殿下圣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