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廊亭。
“二姐姐,你知道這城里還有什么別的樂子嗎,這些天除了吃除了睡,一點樂趣都沒有,可把我悶壞了。”
榮亓衣裳松松垮垮,整個人癱坐在藤條編制的椅上,歡兒在一旁給他扇扇子。
歡兒原來是祖母的貼身丫頭,謹慎妥帖,后來奉命跟了榮亓半個月,也喜歡和這個小公子哥待在一起,比在其他姊妹們那兒自在得多。
亓兒哥會跟大伙兒一起玩耍一起喝酒,也會一起被祖母訓斥一起面壁思過,甚至互相稱兄道友。
這是很難得的。
“亓公子,我聽人說城南巷里有許多茶館酒樓,里頭有人說書,精彩得很,觀眾絡繹不絕呢?!?/p>
“吶,就比如有一回,大將軍戰(zhàn)場上夜闖敵營,兵行險招,以少勝多,大敗敵軍,并一舉奪得敵寇首級,最終騎馬凱旋,而萬眾攜手出城相迎?!?/p>
“再比如……哪一位王公貴族家的小公主遇刺,被一個相貌清秀的男子相救,爾后雙雙墜入愛河,大婚當日才發(fā)現(xiàn),這男子原是皇子王爺,兩人曲曲折折最終熬得一個圓滿結局?!?/p>
“可精彩了!平常百姓家都喜歡去那喝酒品茶聽書,你可有興趣去看看?”
歡兒放下手里的扇子,一會做將軍一臉決心赴死、英勇領兵殺敵樣,一會又做女兒態(tài)、嬌滴滴地掏出手絹抹淚,煞是靈動。
“沒興趣。”
都是爛俗話本里的情節(jié),她沒說幾句就猜到結局了,有什么趣味。
倒是歡兒,榮亓看她如此擅長演戲,覺得她很有演戲的天賦。
榮亓打小最煩讀書,覺得那些個喜歡喝茶品酒的讀書人都是些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這世上本就沒什么真君子可言。
不過都是些“克己復禮”的“仁義君子”罷了。
大難臨頭還不是怕四處躲不及。
“那……不如去聽戲?南巷酒樓夜里都有戲子搭臺唱戲,只是……”
璤二姐說著,有些猶豫。
南巷酒樓她沒去過,聽說都是些煙花巷柳之地,有“十里小揚州”之稱。
雖然說看戲不礙事,只是戲臺夜里才搭有,女兒家去總是不好的。
“嗯?怎么不說下去了?”
歡兒手中的扇子頓了頓,答到:“公子不知,那種地方,多是非之事,正經(jīng)人家才不會去?!?/p>
“看個戲還能有什么是非。你去,準備一下,正經(jīng)人家的正經(jīng)人,今個要去趟南巷,聽聽戲?!?/p>
“喏?!?/p>
璤二姐起身。
“耐點煩等著,我也去換套衣服?!?/p>
榮亓在門前等了半晌,璤二姐才出來。
她穿了一身素色男裝,卸掉濃厚艷麗的女兒家脂粉,一改往日里長細的柳葉眉,挽起了長發(fā),又箍了個丸子,黑發(fā)高束,倒像個弱不禁風的書生。
細眉上重墨添了幾筆,卻也十分英氣。
“不得了了,你倒比我還像男人?!?/p>
他打趣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