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位公主。
從小我便知道,我的命運,和其他人不太一樣。
歷代公主不是被用來和親便是被皇上作為拉攏臣子的工具,我一直以為,我也不會例外。
及笄那年,父皇去世,皇兄繼位,匈奴來犯,大臣紛紛上奏請求公主遠嫁匈奴不動干戈以求兩國交好。
我不知曉皇兄如何說服了那群老頭,我只知道,皇兄那幾天火氣特別大,朝陽殿徹夜長燈,好幾位大臣被貶他鄉(xiāng),進進出出,最后大學士家的大兒子宋昱珩被封為驃騎將軍前往邊疆。
臨行前皇兄為我二人賜婚,承諾宋昱珩凱旋之日,便是我二人大婚之時。
那日宴席上,我遠遠的看了他一面,模樣生的倒是俊俏,周身氣派放眼魏朝也是找不出幾個的,用夫子的話來說,實乃人中龍鳳。
只是…我看向宴席之上高位那人,宋昱珩再好,在我心中卻是比不上他分毫的。
記得小時候,皇兄與我關系十分親密,他經(jīng)常帶著我甩掉一大堆太監(jiān)嬤嬤們,我們爬上瑤華殿的屋檐,對著滿天繁星他總喜歡問我
“丹離將來想嫁個什么樣的人呢?”
那時我對于嫁人的概念并不清楚,皇兄是從小到大伴我最多的一個人,想也不想便開口道
“丹離想嫁給皇兄!”
皇兄笑的極為開心,眼底光芒更甚天邊星辰,摸了摸我的頭。
可隨后,光芒散去,盡是些我看不懂的情緒。
“可丹離是皇兄的妹妹,即便是想,如何能嫁得?”
我看著皇兄,雖不理解他言語中的意思,卻也大致明白,我們是不可以在一起的,不免有些失落。
“那丹離便不嫁,一生一世陪在皇兄身旁!”
就像父皇母后那樣,我在心里暗想。
皇兄似是無奈得罪搖了搖頭,沒再看我嘆了口氣,我能感覺得出他的情緒低落,卻也不知為何。
“怎么可能一生不嫁呢,流傳到后世,是要叫人恥笑的?!?/p>
我有些不開心,挽著皇兄的手臂,靠在他肩上
“那丹離便不遠嫁,日后嫁人了也住在京城中,時時便可進宮,皇兄也可以時時來見丹離。”
他沒再說話
“丹離日后嫁人,可有何要求?”
我低頭想了半天
“前日去找夫子時,在屋外聽他奏那一曲鳳求凰,甚是喜歡?!?/p>
皇兄不禁一笑,伸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道
“鳳求凰易學難精,你倒是個要求高的!”
我吐了下舌頭,沖他眨眨眼睛
“哎呦!三皇子!您怎么領著公主在這呢?趕快下來,別嚇老奴了!”
我沖皇兄不滿意的撅起了嘴
“這么快就被找到了,沒意思?!?/p>
皇兄攬住我的腰帶我向下一跳
“想甩掉他們又有何難?”
那夜星辰閃耀,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芳紀花香,皇兄牽著我的手向前跑,身后是宮女太監(jiān)們的呼喊,那大概是我人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不久后,宋昱珩大勝歸朝,皇兄賞了無數(shù)珍寶去了學士府,我便知道,我的婚期,不遠了。
出嫁之前,我與他見過一面,他一身玄衣,負手而立,許是經(jīng)歷過戰(zhàn)場的原因,周身氣派多了幾分狠厲,看著我時,眼底卻盡是柔情。
我在他面前坐下,他起身沖我行了個禮,我連忙讓他平身。
“可會彈琴?”
他搖搖頭
“末將一介粗人,幼師跟著夫子學過一些時日,并不精通?!?/p>
我點點頭,沒再說話,看向滿園芳紀,并未注意到他眼眸中淡淡的失落
后來我大病了一場,原定婚期再次被延后,病中燒的糊涂,母后從寧壽宮搬來了瑤華殿,日日照顧,直到我痊愈,她才放心離去。
病中整日昏昏沉沉,只是我卻隱約聽見了鳳求凰的樂聲,我問向玟葵除母后外可有誰來過
玟葵告訴我只有宋昱珩和皇兄來過。
宋昱珩不會彈琴我是知道的,皇兄…
我坐在殿中,笑出了眼淚,原來這么些年,他一直是知曉我的心意的…
出嫁那日母后親手為我蓋上蓋頭,她看著我,笑的開心,夸我是個有福氣的。
周圍人都很開心,公主常駐京城,這是莫大的榮耀。
唯有我蓋上蓋頭后眼淚連連不斷,聽著轎外鑼鼓喧天,朝陽殿內仿佛有陣陣鳳求凰的琴音傳來。
皇兄,保重。
婚后宋昱珩待我很好,我二人住在學士府,并未搬去皇兄賞賜的公主府,他也并無其他兄弟姊妹,只他一人,阿瑪和額娘也對我百般客氣,并無任何不順心意之處,只是心情卻不似從前那般開心。
朝陽殿的琴音傳不到學士府。
生辰那日,學士府內滿園芳紀盛放,那人坐在花叢中,獨奏鳳求凰,一瞬間,仿佛不甘了這么多年的心終于有了答復。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凰。
后來我才知曉,原來當初被皇兄貶謫之人,皆是反對他繼位的。
后來我才知曉,原來幼時在夫子那聽到的鳳求凰,出自宋昱珩之手。
后來我才知曉,我大病之時,宋昱珩為了見我一面,在朝陽殿外跪了三天三夜。
沒過幾年,母后,阿瑪和額娘相繼去世,宋昱珩待我越來越好,他辭去了朝中官位,我二人拜別皇兄來到江南。
從此再無丹離公主與驃騎將軍。
只是江南多了一家酒樓。
聽說那酒樓老板是個吃軟飯的,老板娘一拍桌子便嚇得走不動道,二人極其恩愛,一生無子,收養(yǎng)了許多無家可歸的孩子,百年之后,二人同時離去。
朝陽殿內已經(jīng)年邁的太上皇聽人來報二人去世的消息時,躺在榻上,緩緩留下流下一滴濁淚。
憶起當年,他故意讓人說給她聽的那些消息,當年被貶之人數(shù)十,皆是提議公主遠嫁以求安寧的,他不過,也是想讓她余生多一些順遂。
那日他站在城墻上,望著二人遠去的背影,坐擁天下的君王一瞬間竟出現(xiàn)了一無所有的錯覺
丹離,朝陽殿的鳳求凰傳不到學士府,更吹不到江南
丹離,我終于可以來找你了,黃泉路漫漫,你千萬記得慢點走,只是不知,你是否還能認出我的模樣。
天啟五年,太上皇去世,舉國喪。
后人提起這位太上皇,只記得他是個勵精圖治的好皇帝,后宮無一位妃子卻沒有任何一位大臣有異議,自他起,再無公主遠嫁他鄉(xiāng),八十那年選了廉親王家小兒子繼承帝位,他則退位任太上皇,平日真就再不理政事,整天只惦念著瑤華殿內那些芳紀。
他去世的那一年,滿城芳紀盛放,人人皆傳太上皇是天上神仙轉世,下凡渡劫,唯有新繼位的小皇帝坐在御花園中,撫著他生前最愛那把古琴,一人彈奏著鳳求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