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及其華妃等人抵達時,只見皇帝眉頭緊蹙,手如鐵鉗般緊握不放,在暖閣門前巍然矗立,全神貫注地傾聽著產房內每一絲動靜,對她們的行禮問候恍若未聞,眾人只好悻悻然起身靜候。
才短短半刻鐘的工夫,一陣嘹亮的嬰啼聲突兀響起。
胤禛臉色瞬間煥發(fā)活力,他猛地抬頭,又過了會兒,暖閣門豁然打開,陶嬤嬤滿頭大汗、神情緊張地擠出門外,雙臂高舉過頭頂,撲通一聲跪倒在地:“皇上萬福,琛妃娘娘誕下皇子了!”
胤禛聽到“生了”那兩個字,頓覺全身一輕,英挺面容洋溢著喜悅的笑容,“賞,承乾宮宮人都賞三個月月例。”
等接生姥姥抱著孩子出來后,拋卻陳規(guī)舊念,毫不猶豫地接過襁褓,并道“你們做的很好,一會兒下去領三倍賞銀?!?/p>
永壽宮所有宮人和接生嬤嬤喜道:“謝皇上恩賞。”
看著懷里的孩子,皇上眼底笑意更甚“琛妃因生育有功,晉封為琛貴妃,六阿哥賜名弘曜,朕的小弘曜果然乖巧懂事。”
說著話語間還有一絲不易察覺的哽咽,自從得知云箏懷胎以來,他就開始研讀胎教之法,每日堅持對著腹中胎兒誦讀詩書,可以說,這是他首次對孩子付出如此深沉且全面的關注。
越是付出得多,就越加珍視。在這個孩子身上,胤禛仿佛初為人父一般,這種感受與以往公主阿哥誕生時截然不同,充滿了前所未有的
齊妃竭力抑制住內心的波瀾,面對備受寵愛的六阿哥,不禁擔憂起三阿哥的地位
而皇后在嫉妒之余心中七上八下,防止之前的謀算落空,于是又暗中安排了一位接生姥姥潛入永壽宮。然而,琛妃依舊安然產下麟兒,這無疑揭示出計劃已然敗露。
六阿哥甫出生不久,皇上懷抱片刻后便笑著命人將孩子抱去哺乳。
此時,紫竹領著那位接生姥姥跪在皇上面前,她重重磕頭,淚眼婆娑地哭訴道:“皇上,請您為娘娘主持公道!這位接生姥姥衣裳指尖皆有問題,幸得陶嬤嬤及時察覺,否則娘娘恐遭不測……”
皇上其實早洞察一切,早已與云箏聯手,此刻目光冷冽地掃向地上瑟瑟發(fā)抖的接生婆,“蘇培盛,送她進慎刑司,連同其家眷一同處置?!?/p>
產婆驚恐的看向皇后,她是聽皇后娘娘的話才動手的,皇后不是會護住她的兒子的嗎?為什么她的兒子也要進慎刑司?
皇后表面仍維持著溫和的笑顏,內心卻罵了起來,還真是沒用,才進去就被人發(fā)現了,就安安靜靜的死在慎刑司吧。
不過可恨琛貴妃還真是好運氣,這次風波竟安然度過。
太后得知云箏請安誕下一名皇子,也甚是高興,命人加了三倍的送去永壽宮,在得知接生姥姥之事后,臉上的笑意瞬間消失。
太后把閑雜人等都退了下去,只留下了二人的貼身侍婢。皇后恭敬行禮“兒臣給皇額娘請安”
太后連看都沒看她一眼,也沒讓她起身,只是語氣冷淡地說:“看來你把哀家從前的話都當作耳邊風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