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攪動著碗里的粥,試探的問道:“難道貴妃娘娘不管嗎?”
皇上手中一頓:“昨天晚上問過貴妃了,她說自己照看孩子繁忙,沒有精力在六宮事宜上?!?/p>
甄嬛一聽就知道這是貴妃娘娘的推脫之言,可是甄嬛思來想去也不愿意華妃平白得了協(xié)理六宮之權。
但是皇上的主意已定,如今問甄嬛也不過是希望甄嬛將他的想法說出來罷了,畢竟甄嬛一直都是他的解語花。
甄嬛無奈,只能說道:“那,皇后娘娘是怎么個意思呢?”
皇上:“朕還沒有問過皇后,先來問問你。”
問了芳妍,問了甄嬛,就是沒有問皇后,看來皇后在皇上心中位置的確不高,隱隱的敬重都沒有。出了表面功夫,皇上心中大概實在是厭煩了皇后吧。
甄嬛:“皇上體恤華妃,自然沒有什么不好的。”
皇上知道甄嬛心中不愿見華妃的,只是如今為前朝計,他也不能薄待了華妃。
皇上說道:“華妃有時做事的確是急躁了,但是端妃病了,齊妃庸懦。貴妃更是個不愛理俗事的性子,如今也就華妃能協(xié)助一二了?!?/p>
甄嬛心中一動:“皇上的心意是好,想來皇后娘娘也不會有什么異議。只是年將軍前線剛剛告捷,皇上就立刻恢復了華妃娘娘協(xié)理六宮之權。知道的自然是說皇上體恤功臣,不知道的,恐怕會忽略了皇上的英明。只以為皇上仰仗著年家才有勝仗可打。所以要迫不及待重用華妃已做籠絡。”
皇上心中不悅:“宮中竟有這樣的閑話?!?/p>
甄嬛立刻將說道:“是那起子糊涂人愛在背后嚼舌根,皇上別往心里去。只是一樣,年將軍已得高功,自然喜不自勝。若此刻皇上授權與華妃,恐怕年將軍會一時高興而忘了形。那就不好了?!?/p>
甄嬛看著面前的皇上,臉色已經(jīng)是陰沉至極了,連忙起身告罪:“臣妾一時糊涂,竟妄議朝政,還請皇上恕罪?!?/p>
一屋子的人都跟著甄嬛跪下,屋子里出了皇上喝粥時勺子與碗碰撞的聲音竟再也沒有其他的聲音了。
甄嬛跪了半晌,看著她的臉皇上終于心軟,再說了甄嬛說的并非全無道理:“無妨,朕說過許你議政。只怕這宮里除了你,沒人再敢與朕這樣分析利弊?!?/p>
甄嬛:“臣妾今日說這話,并非是妒忌華妃娘娘。而是希望皇上能權衡利弊,暫緩恢復華妃娘娘協(xié)理六宮之權。一則以平物議,二來不損皇上天威,三來等大節(jié)慶時再行加封便可名正言順,水到渠成。”
皇上將碗里的粥全部喝下去,說道:“今兒是中元,不吉利。中秋近在眼前,接下去就是除夕,新歲不宜加封。只怕要等到元宵了。到那時再說也不遲。這樣也好,只是辛苦了皇后?!?/p>
甄嬛立刻回道:“皇上無需擔憂,皇后娘娘熟悉六宮事物還有齊妃、敬嬪相助。想來也不會有什么差池。要不是眉姐姐身懷有孕,也可以輔佐皇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