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矛盾的,有時你期待一個答案,也害怕他給你一個答案。
“沒錯,玉檀知道太多東西,不管她落在我手里還是被放出宮,一旦失去利用價值,脫離了老九的控制都難逃一死。這也是她前世不愿出宮的原因之一。”
他的答案令一陣徹骨寒意直達若曦心底,不住地搖頭,實在難以接受。但又不得不承認他更有道理,殘酷的真相讓若曦覺得無比痛苦,九阿哥、康熙還有他都要殺了她。
“玉檀到頭來算什么?她根本不會出賣九阿哥,沒有任何威脅的?!?/p>
胤禛一手捉住若曦纖細的手腕,一手按住她的后頸阻止她痛苦地搖頭,不容她的視線逃避閃躲:“她什么都明白,只有你不愿意明白?!?/p>
若曦扭動脖頸,推拒著他的胸膛欲掙脫桎梏,“若曦你思考問題總是從感情方面出發(fā),把感情看得太重,認為玉檀對老九一往情深不會出賣他,而有的人只認一個道理,那就是……”
那就是只有死人才不會泄露秘密。
從他那對墨色的瞳眸里,若曦看到了他口中這種人應該有的決絕,或許他們就是同一種人。閉上眼睛,無力問道:“我什么時候可以去見她?”
“等明年圓明園修好,我們搬進去住的時候?!?/p>
若曦腦袋低垂,不情不愿地‘噢’了一聲,胤禛看著她幽幽嘆了口氣。
雍正元年六月,蓄謀已久的羅卜藏丹津誘召諸部頭領于察罕托羅海會盟,令各復舊日稱號,放棄清廷所封王、貝勒、貝子、公等封號,且自稱“達賴混召吉”,公開豎起了反清旗幟。勾結在青海僧眾中頗有影響的塔爾寺大喇嘛察罕諾門汗隨其起事,由于大喇嘛的支持,于是足有近二十萬人響應,羅卜藏丹津遂大肆叛亂,進攻西寧,在甘肅、四川的藏人也附從為亂,一時聲勢浩大。
親王察罕丹津、郡王額爾得尼厄爾克托克托鼐等拒絕參加會盟,寡不敵眾只能舉家逃往甘肅向清廷求救。
消息傳到京城,朝廷立即組織平叛大軍。
十三對皇兄手底下的情況再清楚不過,好不容易收回允禵手中的兵權,斷不可能放他回西北領兵,年羹堯、延信有與允禵結黨之嫌而不能重用。岳鐘琪則是資歷不夠,率一路大軍沖鋒陷陣尚可,但不足以運籌帷幄,指揮全部軍事行動。
于是十三自請到西北前線領兵:“先前皇阿瑪將關外軍隊都交給臣弟,就是為了勤王保駕。現(xiàn)在羅卜藏丹津在青海起事叛亂,威脅皇兄統(tǒng)治西北,臣弟出征義不容辭,皇兄就讓臣弟去吧?!?/p>
即使十三弟現(xiàn)在身強體健,而且這場仗并不難打,胤禛也不想讓他去離自己那么遠的西北。但他給出的理由充分到讓自己沒有拒絕的道理,胤禛緊盯著展開的西北地圖,默然不動,半晌后轉身坐到書案后面的椅子上,淡淡道:“朕需要你留在京城?!?/p>
正巧若曦端著茶盤進來,十三病急亂投醫(yī):“若曦,你幫我勸勸皇兄?!?/p>
突然被點名的若曦愣了愣,最后幫他們換上新茶后才慢悠悠婉拒:“本朝有規(guī)矩,后宮可不得干政?!?/p>
一句話把十三噎得夠嗆,眼睛直瞅著若曦,仿佛在說:‘我還不知道你’。
若曦幾不可察地搖頭,以為難的眼神示意:‘你可別教壞我啊’。
倆人在表演默劇呢,一旁的胤禛看得津津有味,嘴角微微彎起,眸子里盛滿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