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靠山,不過是想借著她一步登天,時逢楊玉環(huán)需要整個弘農(nóng)楊氏的支持,成為自己最有力的靠山。
她比任何人都明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過都是相互的。
楊玉環(huán)沒有一口回絕,也沒有一口應(yīng)答,模棱的回復(fù)族長夫人,說是讓她再仔細考慮考慮。
何況,她已經(jīng)與李林甫達成了協(xié)議,要嫁給壽王,如今,這風向猛然轉(zhuǎn)變,她也不傻,看出是被人做局了。
她就將計就計,順著把做局人的風浪掀得更大,因為她改變主意了,她就不信這般風言浪語傳不進深宮,傳不到那老皇帝的耳中。
自古皇權(quán)多忌憚,老皇帝現(xiàn)今康健,膝下的孩子都已經(jīng)爭得熱火朝天,如今這般明目張膽的搶奪自己,何不是在覬覦那皇權(quán)尊位。
這不是都想著讓他趕緊殯天。
而她可以在此坐收漁翁之利,大不了她最后進宮里,伺候老皇帝去,她不信以自己這般卓越的風姿,效仿前人文書,跟隨武皇的腳步,牢牢的先抓住老皇帝的疼愛,寵冠六宮。
若是上天憐她,能讓她懷上一兒半女,等到老皇帝死了,把自己的孩子推上皇位,遂后找到時機,她效仿武則天,尊稱女皇帝,坐擁天下。
楊玉環(huán)經(jīng)歷的越多越明白,不要圍著男人轉(zhuǎn),把自己的一生喜怒哀樂,都掌握在男人手中,而是把男人的喜怒哀樂掌握在自己手中。
她覺得武皇做的對,憑什么男人要踩在女人的身上,而不是女人踩在男人的身上,看著男人對自己俯首稱臣。
可是以現(xiàn)在的局面,若實現(xiàn)她的野心,需要布局周全,一步一步的進行。
實在不行,她就按照和李林甫先前的約定,嫁給了壽王,再想辦法。
無論是進還是退,楊玉環(huán)都給自己留下了,足夠退的空間。
宮里的梅妃,剛把唐玄宗李隆基送走,準備小休一會,瞧見敖麗華出現(xiàn)在自己的面前。
江采萍進入宮內(nèi),還是第一次見到師父,簡直又驚又喜,激動的無以言復(fù):“你怎么進宮了?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還是進宮來玩?……”
敖麗華明白梅妃江采萍的心境,困于深宮,絕對不會像江府那般自由,而與家人的來往也不似先前那般密切,總歸帶著疏離。
她開言打趣:“梅妃娘娘什么時候,連話都練得這般急速,當時我在江府,可沒有見娘娘這般,看來是被皇帝嬌慣的?!?/p>
一抹紅霞瞬間出現(xiàn)在梅妃的臉上,又羞又急的辯解道:“師傅怎能這般打趣徒兒,忒不正經(jīng)。”
說完又覺得,有一些尊卑不分,低著頭,如同說錯了的孩子,顯得手足無措。
敖麗華見怪不怪,梅妃懂禮儀知進退,對于她都是尊敬有加,自是明白她又在自責起來。
只好轉(zhuǎn)移話:“師傅進宮是有事情吿訴你,你要事事提防楊玉環(huán),免得她把你算計了?!?/p>
當江采萍聽到關(guān)于楊玉環(huán)這三個字,瞬間想起了這些時日,關(guān)于她的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