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悠悠,映著殘陽。洛陽的街道上,早已有了兵荒馬亂的征兆,市井不再歌舞如前,百姓多有流離之苦。
自邊關回轉后,蘇文通行至一座草堂前,見滿院荒蕪,但竹影清幽。門微啟,一身布衣的男子正伏案疾書,神色憔悴,卻字字如鐵。
「竟是杜子美?!固K文通心中暗道。
杜甫抬頭,見來者氣度不凡,起身拱手:「久聞先生高名,愿共論天下之事。」
兩人對坐,草堂內僅有一盞孤燈。杜甫談及天下局勢,眉頭緊鎖:
「當今朝綱,華靡而不固,邊將掣肘,奸臣弄權。百姓之苦,無人聞問?!?/p>
他停筆,忽然低吟:「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p>
字字沉重,蘇文通默然許久,終是長嘆:「此等詩句,乃亂世之聲。然若只悲憂,而無振策之舉,恐難挽狂瀾?!?/p>
杜甫抬眼直視蘇文通,眼中盡是赤誠:「我之詩,不求救時,但愿后世知今日之痛。詩能明志,詩能鑒世,雖無力改亂世,卻不負蒼生。」
二人沉默對視,草堂外風聲蕭瑟。忽然,一陣朗笑聲由遠及近傳來,震得院竹皆顫。只見一人縱馬而至,衣袂飛揚,酒氣氤氳,聲如驚雷:
「哈哈!子美,你這草堂也太清苦了些!來來,為兄攜酒而來,與你共醉!」
此人正是李白。
他步入草堂,見蘇文通在側,先是一愣,隨即大笑:「蘇子也在?好,好!今日當真是三人對坐,不負此生!」
說罷,便高聲吟道:「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豪情四溢,與杜甫的沉郁形成最強烈的對比。
杜甫只是微微一笑,低聲道:「李兄豪氣蓋世,而我心如焦土?!?/p>
蘇文通看著二人,一為詩仙,一為詩圣,恍若日月并輝,卻又如陰陽相對。他心頭忽然涌起一絲沉重的預感:這大唐的榮光,怕是難以久續(xù)。
草堂之夜,三人對坐,詩酒與沉思共存,為盛唐留下了最動人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