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深,李白早已醉倒于草堂一角,衣冠不整,卻仍抱著酒壺喃喃吟詩。院外竹林沙沙作響,似也在為將至的風雨低鳴。
杜甫仍與蘇文通對坐,燈火搖曳,兩人的面容忽明忽暗。
杜甫緩緩開口,聲音帶著無可掩飾的沈痛:
「先生可知,近年來兵連禍結,邊關不靖,賦稅日重,百姓流離失所。我走過潼關,見孩童餓死路旁,白骨橫陳;又過洛陽,見繁華市井化為荒蕪。這盛世的榮光,豈非只是殿堂之上的幻影?」
他攥緊手中毛筆,指節(jié)泛白。
蘇文通凝視他,聲音低沉卻堅定:「子美,你所見不虛。盛世之下,暗流早生。然你之筆,卻能記此真相。詩,若能載道,不僅為抒懷,更能警世?!?/p>
杜甫眼神微顫,卻又露出一絲苦笑:「載道?我曾夢想『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然至今,宦官弄權,將相相傾,朝廷已非我所夢。詩能改變什么?只怕徒留悲聲?!?/p>
蘇文通答道:「不。詩或無力改變當下,但能穿透時空,留與后人。亂世之中,詩是星火,照亮長夜?!?/p>
杜甫怔然良久,忽而低聲吟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具歡顏!」
詩聲未落,草堂中一時肅靜。窗外夜風呼嘯,恍如亂軍的前奏。
蘇文通心底一沈,腦海中浮現(xiàn)未來將至的血色畫面:叛軍鐵騎南下、長安陷落、宮室焚毀、萬民流亡。他知杜甫的詩將成為那場劫難最真實的見證。
杜甫卻將目光投向醉眠的李白,聲音低低的,帶著一抹羨慕:「李兄瀟灑,縱遇亂世,仍能放懷江湖,逍遙自在??晌摇南瞪n生,終不得解脫?!?/p>
蘇文通注視著他,沈聲道:「子美,你的沈痛,正是你的力量。詩仙之浪漫固然千古,但詩圣之沉吟,方為世代不滅之光?!?/p>
杜甫怔怔望著蘇文通,眼神中第一次閃過一絲堅定。此夜,草堂的孤燈燃盡。天邊隱隱傳來戰(zhàn)馬嘶鳴,彷佛預告著即將席卷大唐的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