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漢卿宮廷之演一連數(shù)日,以戲諷世,舉座皆驚。最后一演畢了之后,他未即離去,而是徑直步下舞臺,從容自若地走向殿外。
群臣見之,仍怒目而視,卻無一人敢阻。
蘇文通心有所感,悄然追出。
??
宮門之外,夜色初上,燈火在風(fēng)中搖曳。關(guān)漢卿正倚柱而立,隨手撥弄腰間玉簫,發(fā)出清越的聲音。
「蘇先生?」他先一步開口,似早已知有人跟隨。
蘇文通一愣,抱拳笑道:「關(guān)公何以識我?」
「你眼中有火?!龟P(guān)漢卿側(cè)過臉,眼神犀利如劍,「世間多的是隨波逐流之人,惟有胸中不平者,會在戲中聽出另一層聲音?!?/p>
蘇文通沉默,隨即一笑:「不愧『曲家之宗』。你借戲言政,究竟為何?不怕斷了性命么?」
關(guān)漢卿哈哈大笑,聲音粗豪:「人皆有一死,或輕于鴻毛,或重于泰山。既生為文士,總得留點(diǎn)聲音在人間。若連百姓之苦都不敢說,我這一身學(xué)問,豈不與狗彘何異?」
這一番話,直擊蘇文通心底。
他想起自己一路走來,見過帝皇之家的疑懼,見過范仲淹的慷慨,見過歐陽修的文章立世,也見過岳飛的血戰(zhàn)沙場……而今,卻又見到關(guān)漢卿這般坦率無畏。
「文之道,竟能如此?!顾吐曕?/p>
關(guān)漢卿轉(zhuǎn)身,目光炯炯地盯著蘇文通:「你也是為文而行之人吧?但我看你眉宇之間,卻帶有兵戈之意。敢問,蘇先生的『文』與『武』,又是如何并存的?」
蘇文通被問得一怔。片刻后,他抬頭答道:
「文為立心,武為立勢。若僅文,不足以護(hù)蒼生;若僅武,則為匹夫之勇。唯文武并濟(jì),方能使百姓安居,天下長治?!?/p>
關(guān)漢卿聽罷,雙眼一亮,猛然拍手:「好!此言可為千古之論!」
隨即,他舉簫而指天,豪氣干云:
「既如此,我以戲曲言世,你以文武安世,雖道不同,卻同歸一處。待后人問起,世間可曾有真文人?你我都算其一!」
蘇文通凝望他,心中一震。這一刻,他彷佛看到關(guān)漢卿的身影,與唐宋那些文士并肩而立,并無高下之別。
——
不久后,忽必烈召蘇文通入帳,問他對關(guān)漢卿的評價。
蘇文通沈聲道:「此人直言,非為狂妄,乃為天下百姓作口舌。陛下若能容之,則文脈不絕;若棄之,則天下將失一片真聲?!?/p>
忽必烈靜默良久,終點(diǎn)頭:「你與他皆如此言,朕便再觀?!?/p>
從此,大都城內(nèi),關(guān)漢卿之曲越唱越廣,猶如一股暗潮,潤澤人心。蘇文通亦在其中,看見「文」在異朝的另一種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