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xù)五天悶在別墅改劇本,電腦屏幕的光晃得鹿晨眼仁發(fā)澀,連指尖都沾著股墨汁混著咖啡的味道。
她合上書稿時,窗外的天已經(jīng)擦黑,揉著酸脹的頸椎想:再悶下去,靈感怕要跟冰箱里的牛奶一樣過期了。
她要的“養(yǎng)分”從不是飯局上的客套,而是坐在人群里,看陌生人的眉眼、聽鄰桌的閑談——這些鮮活的煙火氣,能讓她筆下的人物多口氣兒。
轉(zhuǎn)天午后,鹿晨裹著件灰撲撲的連帽衫,揣著帆布包去了家常去的咖啡館。館子藏在老胡同盡頭,門面不大,木質(zhì)招牌上的“拾光”二字被曬得褪了色,里頭卻總飄著股現(xiàn)磨咖啡豆的焦香??腿舜蠖嗍菐щ娔X的學(xué)生或自由職業(yè)者,沒人會特意打量旁人,正合她意。
她點了杯熱美式,特意要了最角落的位置——背靠墻面,面朝窗戶,既能曬到暖融融的太陽,又能清楚看到街上往來的人。坐下后,她沒急著掏電腦,先從帆布包的側(cè)袋里摸出張折成方塊的黃符紙,指尖捏著塞進手機殼內(nèi)側(cè)。
紙剛貼緊手機,一股極淡的涼意就順著掌心漫上來,像給她裹了層透明的殼,連服務(wù)生路過時,目光都只在她桌上的杯子上掃了掃,沒多停留。
鹿晨這才松了口氣,往后靠在椅背上,重新抬眼望向窗外。
眼前的世界,驟然變了模樣。
不再是單純的行人和車流。無數(shù)根細(xì)如發(fā)絲的線,從每個人身上牽出來,在空中交織、纏繞,織成一張看不見的網(wǎng)。這就是她的“因果視界”,從記事起就沒消失過的、屬于她的秘密。
一對穿情侶裝的年輕人手挽手走過,男生手里拎著個粉色的甜品盒,女生正低頭跟他說著什么,眼角彎著。兩人之間牽了根粉瑩瑩的線,線身上泛著細(xì)碎的光,像撒了把星星,可仔細(xì)看,線的末端有點虛,像風(fēng)一吹就會斷。
鹿晨的目光剛落在線上,腦子里就冒出來幾個片段:昨晚男生在甜品店排隊,手機里是和朋友的聊天記錄“她念叨這家提拉米蘇好久了”;今早兩人在地鐵里,因為男生忘了帶傘拌了句嘴,女生扭頭往前走,卻悄悄放慢了腳步……她趕緊皺著眉移開眼——這種甜絲絲的小情緒,總讓她覺得像偷嘗了別人的糖,心里發(fā)慌。
緊接著,一個穿深灰色西裝的男人快步走過,手里攥著手機,眉頭擰得能夾死蚊子。
不重要的路人“合同細(xì)節(jié)怎么能錯?”
他的聲音隔著玻璃飄進來,帶著點壓不住的火氣。男人身上繞著好幾根線:一根灰撲撲的線,一頭往西邊飄,能隱約感覺到“年邁”“擔(dān)憂”的情緒,大概是連著家里的父母;一根暗紅色的線繃得筆直,線的另一頭似乎連著電話那頭的人,透著股“爭執(zhí)”“焦慮”的緊繃感;還有根幾乎透明的細(xì)線,松松垮垮地垂著,線尾沾著點舊時光的氣息——像是很多年前,某個雨天里遞出的一把傘,早就被遺忘在記憶里了。
鹿晨的指尖無意識地在桌沿劃了劃,那股煩躁又疲憊的情緒順著空氣飄過來,讓她也跟著皺了皺眉。
她趕緊拿出筆,在筆記本上寫:“灰紅交織,負(fù)重感,舊線隱現(xiàn)”——這些情緒碎片,早晚能變成劇本里某個角色的底色。